「壓力看不見、摸不著,卻是隱形的身、心殺手。」這樣的敘述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加拿大心理學家Hans Selye在1930年就曾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的理論,指出人在長期面對壓力時會經歷3個階段,而其中的最後一個階段是「耗竭期」,在這個階段人會因為無法止住壓力源,而造成身心健康一起亮紅燈。——摘錄自「yahoo!特別企劃」〈別小看壓力!這些疾病都與「它」有關〉,2020年6月4日,記者林秉潔
在1900年,你認為當時人們的主要死因是什麼?
如果你是20到40歲的女性,你能做的最危險事情就是嘗試生孩子!在當時,肺結核、肺炎、流感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但現在已經很少有100歲以下的人死於流感,相對的,也較少有婦女會死於分娩,取而代之的是,死於一些極其奇怪的疾病,如心臟病、癌症、成人糖尿病和阿茲海默症等等,這些疾病以前從未在地球上以任何數量存在過。
現在,其中一些疾病與具體的生物學有關,但有些卻與以前在醫學界從未考慮過的問題有關,比如,你的心理構成是什麼?你的社會地位是什麼?具有與你相同社會地位的人如何在社會中得到對待?還有,為什麼當我們感到不被愛時,我們會吃更多的澱粉?……
現在有非常多生理、生化、分子方面的資訊,解釋了生活中各種無形的情況如何影響我們有形的身體,這些無形的事物,包括情緒痛苦、心理特質、社會地位,以及社會如何對待在那個位置的人,這些都可以概括地稱為「壓力」,而它們都可以影響健康問題。
確實,當你查看影響我們的疾病時,其中有太多主要是由壓力所引起或惡化的疾病!
你還記得「恆定性」一詞嗎?
你絕對會在九年級的生物學裡聽說過這個詞,身體的恆定具有理想的體溫、理想的血液及葡萄糖水平,以及其他理想的一切,也就是說,身體是處於穩態平衡的狀態。
而壓力源是外部世界中使你失去「恆定性」的任何事物,假設你是一匹斑馬,一頭獅子撕開了你的胃,你的內臟被拖著沾惹塵土,但你仍然需要離開那裡,好讓自己得以存活下去,於是你的「恆定性」被破壞了。
一旦「恆定性」被打破,便需要重新建立這種平衡,你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調動能量並將其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同時關閉性慾和消化等非必需品,增強免疫防禦能力,並且更清晰地思考,這就是你面臨短期的身體危機時,壓力反應會對身體所做的事情。對於這個星球上99%的物種來說,壓力是大草原上三分鐘的恐怖尖叫,之後,要麼事件結束了,要麼你就結束了。
所以,如果你是斑馬或獅子,這就是你需要了解的全部內容。但是,如果你是人類,便必須以非常關鍵的方式來擴展壓力源的定義,當你從獅子那裡逃跑時,你的血壓已經高達180,但你並沒有患上高血壓,因為你是在拯救你的生命;而當你被堵在路上時,卻也可能會發生同樣的事情,但你卻不是在挽救你的生命,而且這是時常在發生的事情,於是,你就罹患了因壓力所引起的高血壓。
我們人類會透過記憶、情感、思想,來開啟壓力反應,好笑的是,這不是生理進化的目的,而且經常這樣做,你可能會損害你的各項生理系統。
因為壓力反應,血流增加會衝擊血管壁,引起炎症,脂肪、葡萄糖和膽固醇開始聚集,並開始阻塞你的動脈,你更容易罹患慢性疲勞、睡眠中斷、肌肉萎縮等等病症,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成人型的糖尿病,這種曾經不為人知的疾病,正處於成為這個世代頭號殺手的邊緣。
慢性壓力也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壓力會殺死大腦中稱為「海馬體」的神經元,並削弱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線路,因此它們無法相互聯繫,進而損害了長期記憶的形成和恢復。相反的事情發生在杏仁核,在海馬體中,壓力會導致物質萎縮,但反而會滋養杏仁核,讓它實際上變得更大,導致人的過度反應、歇斯底里等情況,這告訴了我們,壓力與焦慮症有什麼關係
另一個受影響的領域是腦邊緣的多巴胺系統,多巴胺是一種與獎勵、快樂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一旦壓力長期持續性地對大腦的這部分進行刺激,這些神經通路將會耗盡多巴胺,進而剝奪了你感受快樂的能力。因此,如果壓力耗盡了你的多巴胺,你接下來會如何?嚴重抑鬱。
額葉皮質呢?它是大腦中最人性化的部分,按比例,我們比任何其他物種都多,額葉皮質有什麼作用?它會延遲自我滿足度、能夠自律、做長期計畫、執行情緒調節等等,這是大腦完全成熟的最後一部分,直到你20幾歲才會發生這種情況,而這解釋了很多關於年少輕狂時所發生的事情。如果這是大腦中最後一個完全發育的部分,根據定義,那麼它是大腦中受基因約束最少、受經驗影響最多的部分。
慢性壓力對額葉皮質有什麼影響?神經元萎縮,神經通路斷開等等……結果,你做出了最愚蠢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將困擾你一生,即使你當時認為它們很聰明,這是慢性壓力的另一個影響,你的判斷力下降了
壓力的影響層面超乎你我的想像!
與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相關的心血管
與糖尿病相關的能量代謝
與胃潰瘍、結腸炎、便秘相關的消化道
與侏儒症相關的生長系統,與不孕、性無能相關的生殖系統
與各式傳染病、癌症相關的免疫系統
與神經死亡、學習記憶困難、老年癡呆相關的神經系統
與憂鬱、躁狂、精神分裂相關的精神系統
以及集上述之大成的老化等,都可能出問題!
適度的壓力使人成長,過度的壓力令人崩潰!
長期壓力如何造成上述危害,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應付之道?
史丹佛大學生物學及神經學專家羅伯.薩波斯基教授,在《壓力:你一輩子都必須面對的問題,解開壓力與生理、精神的糾纏關係!》這本書中,提出了精闢的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