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可往生西方極樂,信主得住天堂嗎?

通靈科學家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曾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人死後的世界,並不是人們所想的模糊夢境或幻影,而是一個極其真實的境界。他認為,人在今生所養成的習慣、思想與行為,無論是良善或邪惡,都將在死後影響靈魂的處境。這意味著,無論是放縱的言論、對神聖事物的嘲弄、懶惰、驕奢,乃至更嚴重的罪行,都將在另一個世界帶來相應的後果。

德國作家約翰.海因里希.榮格(Johann Heinrich Jung)曾記錄過一個與此相關的故事,進一步印證了史威登堡的觀點。

約翰在德國的埃爾伯菲爾德(Elberfeld)居住了七年,期間與一位商人交情甚篤。這位商人性格沉穩,話雖不多,但言之鑿鑿,從不說謊。大約在1770年,因生意往來,這位商人前往阿姆斯特丹,而當時史威登堡正居住於此。由於早已聽聞這位通靈學者的事蹟,所以他決定親自前往拜訪。

商人來到史威登堡的住處,禮貌地表達敬意:「先生,我因商務來到此地,聽聞您的事蹟已久,不願錯過向您致敬的機會。您的著作深深吸引了我,內容既精闢又極具啟發性。」

史威登堡微笑道:「感謝您的讚賞,不知您來自何處?」

商人答道:「我來自貝格伯國(Duchy of Berg)的埃爾伯菲爾德。我對您的著作印象深刻,您的論述獨特而非凡,讓我不禁好奇,這些知識的來源究竟如何?或許您不會介意,如果我請求您能提供一些明確的證據,以證明您確實能與靈性世界交流?」

史威登堡笑道:「我當然不會介意,若是介意,那就太沒有道理了。不過,我認為我已經提供了許多無可辯駁的證據。」

商人若有所思地點頭,接著問道:「您指的是那些關於瑞典女王、斯德哥爾摩大火,以及那份收據的事件嗎?」

「沒錯。」史威登堡點頭確認,「這些事件皆有眾多證人,無法被否認。」

商人沉吟片刻後說:「然而,仍有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如果可以,我想請求一個與我個人相關的證據。」

史威登堡微笑道:「這並無不可,我很樂意幫助您。」

商人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我有一位朋友曾在杜伊斯堡(Duisburg)修習神學,不幸因結核病去世。在他離世前,我曾去探望,與他深入討論了一個重要的神學問題。我想請問,您能否從我已故的朋友那裡得知我們當時談論的內容?」

史威登堡稍作思考後問:「請告訴我您朋友的名字。」

商人如實回答。

史威登堡點頭道:「您會在阿姆斯特丹停留多久?」

商人答道:「大約八到十天。」

「那麼,請幾天後再來找我,我看看能否找到您的朋友。」

商人欣然同意,然後便離去,繼續處理他的商務。這幾天,他內心滿是期待,既忐忑又興奮,等待著再次拜訪史威登堡。

數日後,商人再次來到史威登堡的住所。史威登堡微笑迎接他,開口便說:「我已經與您的朋友交談過了,你們當時討論的主題是萬物復興。」

說罷,史威登堡詳細描述了當時兩人的討論內容,包括商人和已故朋友各自的觀點與論述。商人聽後臉色驟變,變得蒼白無比,因為史威登堡所言與當日的對話分毫不差,完全符合他與朋友的討論內容。

商人驚訝之餘,急忙問道:「我的朋友現在如何?他是否蒙受天主的恩典,安息於天堂?」

史威登堡神色凝重地回答:「不,他尚未進入天堂。他仍然停留在靈界,並且不斷地糾結於萬物復興這個問題。」

商人震驚地瞪大雙眼:「什麼?他竟然仍在靈界?怎麼會這樣?」

史威登堡點頭道:「這並不奇怪。人死後,依然會帶著他生前最執著的想法和信念,甚至可能因此受困於某種思想狀態,難以擺脫。因此,我們應該在此世就學會放下,否則,在另一個世界裡,這些執念將會成為靈魂的束縛。」

商人聽後,內心震撼無比,對史威登堡的話深信不疑。他深思良久,最終向史威登堡道別,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埃爾伯菲爾德。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