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住在地下房穴的男人

丹‧普萊斯(Dan Price)在進入他的簡陋小屋前,就知道事情不太對勁了,前門掛在鉸鏈上搖搖欲墜,有人破門而入。

丹走過門廊四處巡視,他的筆記型電腦、戶外用具、幾件衣服與三台相機都不見了,其中包括他十多年來身為攝影記者所使用、那台一起上山下海的萊卡M42。丹覺得又生氣又難過,但他還是認為一切事出必有因,他對自己說:老兄,宇宙正在告訴你,你身旁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了,丟掉吧!

丹立刻將屋頂上的杉木瓦一片片拆掉。兩年前,也就是1996年,他在奧勒岡州約瑟夫一處可以眺望牧草地的山丘上,花了兩星期時間,搭建起一間約1.8×3公尺的房子。

丹‧普萊斯在同一塊地上挖了兩個地洞,比較大的地洞用來當作藝術工作室與辦公室。

約瑟夫是位於奧勒岡州東北方的小鎮,也是沿著瓦洛厄山脈(Wallowa Mountains)起伏的雙線道公路尾端,最後的一座小鎮。

山峰雪白的瓦洛厄山脈綿延大約64公里,人稱為奧勒岡州的阿爾卑斯山,山脈橫跨的地域擁有十多座高山湖泊、冰川谷地及各種野生動物,包括黑熊、禿鷹與大角羊(bighorn sheep)。

當30歲的丹在1990年搬遷到約瑟夫時,正因為工作焦頭爛額著,想要尋求一塊寧靜場所來寫作與繪畫。他受到哈爾蘭‧賀伯(Harlan Hubbard)所著的《培因山谷》一書所啟發,書中談的是如何在手造住家中過簡樸的生活,他認為擺脫現代的舒適感,並在大自然中過著簡單的生活,一定能使精神更加富足,也能為生命帶來更有創造性的滿足感。

丹本想在森林裡找間老舊的木屋重新修繕,但他在小鎮附近偶然發現一處空蕩的牧馬場,並說服地主以每年一百美元的租金將這近一公頃的土地租給他,作為交換條件,便是替地主修繕圍欄、砍樹與照護土地。

土地位於道路終點下方約30公尺的地方,座落於樹木佇立於兩旁的瓦洛厄河(Wallowa River)旁,景物就像是一幅油畫。丹並不想在此建造任何永久性的建築物,他說:「你得先在某個地方花點時間,再開始建房子。」他準備要實驗一下,當時他已經開始減少自己所擁有的財物。在鎮上,丹租了間飯店套房當作辦公室,他就在此出版了一本攝影小雜誌,也收藏了各種相關作品。在牧場上,他搭了一頂梯皮帳篷(tepee),他稱之為「布教堂」,每天晚上他都透過排煙孔的開口看星星。

蒸汗小屋是以廢棄的屋頂瓦片,以及鄰居拆掉的圍籬那約五公分寬、十五公分長的木板搭建而成。

那幾年夏天,丹的前妻與兩個小孩都會前來與他同住,三人稍後搬到附近的小鎮去了。最後,他改搭了約4.8公尺的大梯皮帳篷,裡頭有木頭地板與電力供給,讓他終於連飯店的套房辦公室都省了。當時,他搭了幾座小圓頂蒸汗小屋(sweat lodge)以及1.2×1.2公尺的戶外廁所,他還挖了兩個小池塘來儲水、種了個小花園,並不斷美化著這片牧場。

過了幾個冬天,丹厭倦了替梯皮帳篷剷雪的工作,他覺得耗費太多功夫在維護帳篷了,所以利用彎折的紅柳木披上粗麻布,建造了一間約2.7×3.7公尺的圓頂小屋。因為他偏好便宜或回收再利用的素材,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搭建的一切讓他花了大錢或耗費大把心力。

在替小屋搭設了第二座圓頂後,他對成果不太滿意,所以又把屋子拆了。「我身上沒帶任何行李,所以我只是一直在拋東西、丟東西,把生命中的東西都去除。」他說,「假如房子沒派上用場,丟掉就是了。」

丹‧普萊斯在《月光編年史》中記下了他的旅程與建築計畫。

在1998年的闖空門事件後,丹同樣很快地拆掉搭有山木瓦的小屋,因為在冬天時很難升溫。另外,在圓形屋子住了許多年之後,他一直不適應住在方形的房子裡頭。瓦木與木板被拆了下來,他把木柴都丟到營火堆中,整整燒了三天,火焰幾乎有三公尺高。到了第三天,小屋就不見了,只剩下約0.15公尺寬的地道直通山坡。

早在一個月前,丹挖了這條地道當作小屋外接構造的一部分,地道通往一處圓形的地底臥室,裡頭有2.4公尺寬、0.9公尺高。他還在小屋左後方的角落挖了一個洞並鋪設了木頭的爬行空間,可以通往有如洞穴般的房穴……

———————————

丹如何進一步來建構他的房穴呢?

更精采的故事請參閱《秘境小屋》一書。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