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人,天生人生勝利組,但他不快樂;
不只你覺得生活難,佛陀的一生也不容易……
人生有煩惱,認識佛陀要趁早!走他親履過的路,
回放他的無上智慧,從聖地的今昔對照,上一堂生命無常與解脫的課!
★全新設計+增修法顯、玄奘朝聖見聞+新增百年前考古珍貴圖文首度公開
★文學和實用兼備!超越旅遊工具書規格的印度12大聖地深度導覽──
從佛陀故事到史蹟導覽,不論帶書實地走訪或書中臥遊,都能如置身聖境、親識聖者。
人文古事+歷史遺產+奇蹟絕景+傷春悲秋感懷指南,朝聖之路別白走!
林許文二和陳師蘭研究逾五、六十本經典與文獻資料,親自走訪印度12大聖地,實地拍攝數百張第一手照片,
再搭配珍貴的古畫和老照片,帶領我們尋著佛陀的足跡、聖弟子們的身影,不只述說佛陀從出生到涅槃的八十年人生,
也看到佛法在印度流布、興盛、衰微、沒落,歸於平靜……
◆「#藍毗尼園」裡最重要的史蹟是那剩半截的阿育王石柱?因為柱身上的「世尊在此出生」向世人證明了佛陀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也證明了阿育王是虔誠的信徒,而不是利用佛陀搞政治。
◆佛陀的老家「#迦毗羅衛」遺址有兩處?是尼泊爾的提羅科拉特,還是印度的畢波羅瓦,古迦毗羅衛城之爭,至今還在繼續當中……
◆唐朝玄奘來到「#菩提迦耶」時,正法已開始減退了?佛陀入滅後,菩提迦耶的南北兩處各豎立有菩薩像,耆老們說:菩薩像消失,即法盡之時,而玄奘來時,南方菩薩像已被塵土淹到胸部了。
◆初轉法輪的「#鹿野苑」遺蹟被資源再利用變成商場的建材?佛陀入滅數百年後,鹿野苑不只因為佛教自身的分裂、印度教的侵吞和回教的入侵而化為廢墟,連傾頹的磚瓦石塊也保留不住……
◆「#王舍城」旁佛陀入滅後第一次經典結集的「七葉窟」要如何容納數百人?為了不讓正法滅亡而舉辦的首次僧團大結集,有近五百名阿羅漢參與,但現在的七葉窟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大啊!?
◆聞名世界的佛學中心「#那爛陀」大僧院,東晉西行的法顯無緣入學?該僧院是佛滅千年後才建的,六十二歲高齡出國遊學的法顯生不逢時,只能讓晚他二百多年才西行取經的玄奘當學生代表!
◆「#舍衛城」裡鋪金建造的祇園精舍,因為一隻老鼠而七層樓全毀?法顯《佛國記》寫到,本來香火興盛的精舍,因老鼠銜出燈芯,引燃佛殿上的布幡,波及整座精舍,七層樓燒光光……
◆法盡之地「#憍賞彌」的阿育王石柱證明了僧團鬥諍現象從佛陀時代一直持續到阿育王時期?石柱上的敕文寫著:「任何人若於僧團中製造分裂,不論僧尼,均令其著白衣,並擯出僧團。」
◆佛陀入滅後,各族國王趕到「#拘尸那羅」,在今天的「安迦羅塔」處參加火化儀式並「八分舍利」?迦毗羅衛的釋迦族竟然也來八分舍利了,但佛經不是說釋迦族在佛陀生前就被滅族了嗎?
印度佛教就這樣靜靜地消逝在佛陀的故鄉,但佛陀的正法卻輕輕拂進世界各個角落,繼續滋潤著人們乾渴的心靈。雖然西方研究和考古團隊,拿著英譯本的《#大唐西域記》、《#佛國記》飄洋過海來到印度挖掘、調查、做記錄,原是為了要證明「佛教只是傳說」來宣揚上帝的愛,卻陰錯陽差地使佛陀的生命透過地理上的確定和古文物的證據,與二千五百多年後的億億萬萬人們產生了具體的連結,進一步讓佛陀和他的正法更加發揚光大…… 佛陀的故鄉留不住佛陀的法有點悲催,好在佛陀的正法跨出了印度, 經過二千五百多年依然不墜,讓在苦海裡浮沉的我們還有上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