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前,老師給了大家一個課題,他要我們寫下五年後,自己在做什麼工作?生活的狀況會如何?
老實說,當下根本完全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學的是行政專業,畢業後想要生活穩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進入公職,但其實我的內心是對撰稿寫作有較高的興趣。
思考一番後,我寫下內心真正的期待:五年後我會在一家公職單位工作,工作穩定,生活無虞,與同事友好,還有其他時間可以做文字創作,徜徉在文字世界裡。
寫下那段文字後,我有點沉浸在自己發想的藍圖裡了,那樣的生活、那樣的狀態,真的會讓自己陶醉。
畢業後自然努力拚公職考試,努力考了兩年,最後好不容易考入公職,擔任行政工作。但真正進入單位職場工作,卻完全不是自己的期待,做起事來不起勁,生活也過得索然無味,只是在閒暇自我文字創作時,會不自禁地沉湎於當初的「未來期許」中。
就這樣過了兩年多,一次有朋友來找,並捎來一個訊息,說有一家國營的雜誌正在對外招收採訪編輯,知道我對文字性工作有興趣,便問我想不想轉跑道。
雖然知道競爭激烈,但那是我想要的工作,便開始積極籌備應試事宜,幸好自己平時有創作,有些文章還被錄用刊登過,所以就這樣應徵上了。
初期因為沒有相關的編採工作經驗,一切都必須從頭學起,雖然有壓力,但做起事來卻讓人高興且有勁,因為我的工作就是我的興趣啊。
時間過去兩年多,如今的我已晉升為資深採訪編輯,公司還有意讓我升上去做主編,未來還有許多期待。
算一算,現在的自己,不就是五年前自己所寫下的「未來期許」嗎?
————–
前面是一個真實的案例,獲得一份自己滿意的好工作,是人生最大的一種滿足,那麼,如何在工作上獲得滿足與成就呢?吸引力法則先驅大師布魯斯.麥克利蘭(Bruce MacLelland)提供了以下的心念——
假設你一生中最高的目標是保有一個好職位,那麼,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克服失敗的想法,把目標訂在你能力之外的想法上。
時常去想,讓那個想法在你心靈裡沉澱,漸漸習慣它,去「看見」你在那個職位上,那麼,你能成為某種人和做某種事的想法就會慢慢佔據心頭。
秉持意志,最終所有的助力將會讓你的想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