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有意識地練習「不為明天煩惱」的習慣,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當下;你可以為明天做長程規劃,但不要試圖活在明天或過去。
創造性的生活代表著對環境自然而然地產生回應和反應,你的創意機制能適當且成功地對目前環境產生回應──只要你全心專注於目前的環境,並把現在正發生事件的相關資訊提供給它。
為你在未來想要的一切做規劃、做準備,但別擔心你明天、甚至五分鐘之後要怎麼做出反應。如果你有注意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你的創意機制就會在「現在」做出適當的反應,它明天也會這麼做,它無法對「可能發生什麼事」成功地做出反應──它只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
為了做到這點,你必須練習對你目前的環境變得更有所警覺。
此刻,你的環境中有什麼景象、聲音、氣味是你沒有注意到的?
請刻意練習看與聽,對於感覺物體的存在要有所警覺。當你走路時,你對於腳底踩過的路真的有感覺嗎?美洲原住民和早期的拓荒者為了生存,必須隨時對環境中的景象、聲音和感覺保持警覺。現代人也是,只是理由不同──不是因為實質的危險,而是來自於紊亂思緒、無法創意地和自然而然地生活,和無法對環境做出適當反應的「緊張脫序」危機。
「對現在正發生的事變得更有警覺性,並且只對正在發生的事做回應」──這在舒緩緊張不安上有近乎神奇的效果。
下次你覺得自己緊繃、變得緊張不安、神經兮兮時,就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問自己:
「此時此地有什麼是我應該回應的?有什麼是我該做的?」
許許多多的緊張,都是因為你不經意地「試圖」做「在此時此地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引起的,你準備好要採取行動或去「做」,但這不可能發生。
要隨時記住,你的創意機制的工作,是對目前環境做出適當回應──此時、此地。許多時侯,假如我們不「停下來思考」這一點,我們會自動對過去的環境做出反應,我們沒有對當下和當下的情況做出反應,而是對之前的某個類似事件做出反應;簡言之,我們不是對著現實、而是對著假象做反應。
充分認知到這一點,並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才能產生速度快到驚人的「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