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實驗叫「面無表情實驗」,實驗者要求母親們在看著寶寶時突然換上撲克臉,沒有任何表情和動作,面對面無表情的母親,寶寶的行為模式都很一致,他們會先反覆嘗試誘發母親做出回應,接著露出悲傷的表情,把臉轉開不看媽媽,到最後徹底放棄──這些行為就發生在短短三分鐘之內!
這個實驗證實,母親的冷漠會讓小寶寶感到痛苦且難以忍受。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蘇‧格哈特在引述這個研究結果時還提到,比起被粗暴的對待,寶寶更難忍受母親的漠不關心,畢竟如果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的話,她就是寶寶與世界之間的橋梁,也是寶寶的需求獲得滿足的最佳希望。
母親如何回應我們的基本需求,會讓我們知道自己對她來說重不重要。母親的話語、眼神、表情、撫觸、行為和選擇等等,都是母親與我們的溝通方式,也形塑了我們和母親的關係;這些細節建構出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基調,以下是幾個「好母親訊息」:
「我很高興你在這兒。」
這個訊息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受到珍視與渴望。通常來說,孩子偶爾感受到不被渴望沒有太大關係,經常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珍視就能抵銷負面感受。這個訊息也會讓我們很高興「自己在這兒」,它使我們對自己的實體存在及住在這具身軀裡的狀態感到舒適自如。
少了這個好母親訊息,我們會覺得自己不被歡迎、不被渴望,可能會因此認為:「或許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會比較好。」這也會導致我們對於可能遭到遺棄產生巨大的恐懼。有位女性小時候從未感受到自己被渴望,她每次跟母親一起去餐廳或去自助洗衣店,都很怕母親會把她丟下,再也不回來接她──少了被渴望的感受,年幼的孩子會患得患失。
「我看見你。」
母親主要藉由準確的鏡像同理傳達「我看見你」,並且調整回應。比如說,母親知道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她知道我們會對什麼產生興趣,也知道我們對事物的感受。母親看見我們,意味著她了解我們。
少了這個好母親訊息──母親不看我們或不了解我們:她將無法做出正確的回應,比如說,她嘗試指引我們,卻連起點在哪裡都搞錯。經常不被看見可能會降低自我的存在感,使我們懷疑自己是否真實存在。
「你對我來說很特別。」
「你對我來說很特別」(通常會直接說出口)讓我們知道自己受到珍視。這則訊息需要搭配真正被人理解的感受,以免這份「特別」淪為膚淺的空話或表象。
少了這個好母親訊息:感受不到自己對父母來說很特別,就不會覺得自己的存在受到珍視,我們甚至會這麼想:「說不定媽媽寧願別人來當她的孩子。」
「我愛你。」
這句話必須是真誠的體驗才有意義。很多孩子每天都會聽到這句話很多次,有些孩子則是一輩子從未聽過,但不論如何,這句話不能淪為工具,也不能淪為交換條件。
非語言的溝通或許最能夠傳達愛,例如撫觸、語調、眼神與表情、肢體語言、全神關注等等。此外,環境假使能提供護持與包圍(例如界線與規則)的安全感,也會讓人感覺到被愛。
缺少足夠的關愛,我們或許會認為「我不值得被愛」,而這可能會致使我們懷著「只要順從別人的意願,說不定他們就會愛我」的錯誤希望,進而扭曲了自我。
「我重視你的需求。你可以向我求助。」
「我重視你的需求」表達的是一種以你為優先的感覺,這表示母親不是在表達「我照顧你,是因為我必須照顧你」或「先等一下」,而是「因為這真的很重要」;這個訊息使我們明白母親的專注來自愛與真心的關懷。「你可以向我求助」則意味著允許,意思是你不需要隱藏自己的需求,也不必靠自己滿足需求。
若感受不到母親想要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可能會以為:「我的需求很可恥,或是很沉重。我不應該有需求。」
更多好母親訊息,諸如:「我尊重你。」「你需要我時,我一定在。我會為你挪出時間。」「我會保護你。」「在我身邊,你可以放輕鬆。」「你使我開心。」……詳見《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