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和礦物質是抗氧化物質,例如鎂、硒、維他命C和維他命E,它們能終結自由基。人體內其他的抗氧化物質愈多,就能省下愈多作為抗氧化劑的鎂,然後鎂才能發揮更多其他的功能。這表示,服用抗氧化物質的補充劑能維持體內的鎂濃度,防止鈣值升高,進而防止血管平滑肌痙攣。
如果人體得不到足夠的抗氧化物質,過多的自由基會開始損害和破壞正常、健康的細胞。自由基是代謝作用的必然和正常的產物,但是自由基的產生一旦失控,便是造成退化性疾病的主因,因為自由基可能損害身體的任何結構系統。
根據目前的研究,鎂值偏低不僅擴大了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害,也可能加速自由基的產生。
一項利用皮膚細胞培養的研究發現,鎂值偏低會使自由基的數量加倍。在缺鎂環境中成長的細胞,比在正常含鎂量環境中生長的細胞脆弱2倍,而且更容易受到自由基的傷害。
另一項研究顯示,吃低鎂飲食的倉鼠,其紅血球缺鎂,因此較容易受到自由基的傷害。
鎂值偏低有可能危及細胞膜的完整性,進而損害細胞膜內的重要脂肪層,使細胞膜產生漏洞,讓細胞更容易遭受破壞。這顯示鎂缺乏症是細胞膜漏洞或腸漏症的原因之一,這種類型的破裂對細胞來說非常嚴重,可能引起各種問題,最後呈現在一堆症狀和疾病上,包括老化。
缺鎂會對身體造成這麼多傷害,那我們日常飲食中,該從何處攝取到鎂呢?
*飲食中有25%的鎂來自穀類產品,這表示你應該選擇攝取全穀物產品,舉例來說,只要50公克的糙米就能有400毫克的鎂,但若換成甜甜圈,你就必須吃下1540公克才能獲得同樣的鎂量。
*飲食中有25%的鎂來自蔬菜與水果。
*肉類、家禽、魚類等蛋白質所提供的鎂僅占約18%,如果你的飲食方式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就必須多攝取鎂。
*來自脂肪、甜食、飲料的鎂量占全部的14%,但攝取這些食物(尤其是精製的脂肪和甜食)時必須有所節制,因為它們通常熱量很高卻缺乏營養素。此外,糖會造成鎂的大量耗竭,因為代謝糖需要很多的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