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對父母養育的孩子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體驗,當中的原因非常多。
母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生下他們,每個孩子都可能碰到家裡與周遭世界面臨不同情況的關鍵時期,而且每個孩子的個性也不一樣。
研究已經證實了細心的家長們都知道的現象: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堅強、隨和;生性敏感的孩子很快就會注意到路上的障礙,然而遲鈍的手足幾乎不會發現。因此,同一對父母養育的孩子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體驗,可能是因為每個孩子的生理機制、情感經驗與生活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
另一個原因是:父母不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儘管直覺告訴我們平等至上,但實際情況比較微妙一點。
父母確實不該厚此薄彼,也不應該偏心,但他們必須表現出他們知道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各不相同,並且做出適當的回應。刻意讓每個孩子都穿相似的衣服、參加相同的活動,或是拿到一模一樣的玩具,他們的個體性會遭到抹殺,甚至沒有機會發展。
差別對待孩子如果是因為偏見……
好的父母不會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這是有充分理由的──他們能察覺到每個孩子的差異;然而,糟糕的父母則是因為自身的偏見才沒有一視同仁,他們偏心聽話的孩子、特定性別的孩子或可以向人誇耀的孩子(視孩子為自己的「代言人」),自戀型的家長甚至可能會偏心不比自己優秀的孩子。
母親差別對待孩子的原因很多,有些原因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比方說,母親會照顧比較不挑剔、不敏感的孩子,反而不照顧敏感的孩子,因為她不確信自己能否給予正確的照顧;或是孩子跟她很像,她把自我否定投射或投影到孩子身上;又或者是孩子令她想起過往不愉快的人際關係──比如她自己的母親。
還有一種情況是,媽媽已經耗盡精力了。她帶第一個孩子時最盡心盡力,生了三個或更多個孩子之後,可能還能依例行事地帶孩子,到了最後一個孩子出生之後,她只能勉力應付。想像一下如果她有九個或十個孩子!在大家庭裡,年長的孩子會幫忙照顧年幼的弟妹,扮演代理母親的角色,只不過,小寶寶當然不會知道母親已筋疲力盡,他只知道母親不在身邊。
另有一種情況則是第一個孩子最不受喜愛,這最常發生在母親意外懷孕的孩子身上,她討厭被迫成為母親,也討厭跟一個自己原本打算拋棄(或因為有了孩子就拋棄她)的人綁在一起。孩子知道母親不要自己,我相信很多孩子出生前就已經知道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