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代科學術語來說,「靈界就是存在於宇宙中的異次元時空」而已,地球人生存在的這個時空,也只是宇宙多重時空中的一重而已。
更何況,現在頂尖科學家們已經公認宇宙不只一個,而是有「多重宇宙」與「平行宇宙」,所以我們可以確定「人界」只是很多時空之一而已,「神佛界」是另一種時空,「鬼界」又是另外一種時空,外星人或許也在地球時空或另個時空。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在比伏羲八卦更早之前,地球人與神佛靈鬼界(宇宙不同的文明)是可以直接溝通的,當時用的就是太古幽界字,其發生的年代約在6、7 千年以前,或更早。
神人相通的黃金時代
神靈界使用的文字被稱為「神代文字」,是地球太古時代之前早就存在於宇宙時空當中的神靈界在使用的文字,後來傳到地球太古時代,成為太古時代的文字。
這些文字在當時仍可進行應用於兩界之間的溝通,後來被地球人使用, 並隨著時代而改進複雜化,變成地球自己的早期文字,也許就是在後天八卦之後,再延伸出象形文字。
因此,我們便可了解太古幽界字的確存在過,這些文字本來就是太古時代神人互相溝通的文字語言,而且是當時全球上古人都在使用的文字語言。
但是,曾經發生什麼大事,使得日後的地球人無法再和宇宙的神佛靈鬼界溝通了?我們可以從《聖經》中看到變化的端倪:
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
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這就是有名的巴別塔事件。在此之前,人類只有一種語言,可以與上帝溝通,而且人類科技發展得很快,已經會造火箭了,在當時被稱為「塔」。不過,上帝看到地球人的科技成就發展太快,不久就能飛行宇宙,為了不想讓地球人繼續快速發展下去,於是下來變亂人類口音,使人類語言彼此不通,變成人類各族獨立發展語言文字,從此科技停頓,神人往來的黃金時代結束了。
.
尚書中的「絕地天通」
這讓我想起以前讀二十五史時,對於上古文字的變化似乎有提過,於是重新翻閱,在《漢書藝文志第十》找到「昔仲尼沒,而微言絕」。
「微言」二字一般學者解釋為「精微要妙之言」,但我不認為,應該還有更深層之意。是不是指人神互通時期那個黃金時代的語言?也就是上帝搞亂人類口音之前的語言?
我又在《尚書.周書.呂刑》篇找到:「蚩尤惟始作亂……黃帝……乃命重黎,絕地天通。」這是指黃帝統治時代,民神雜糅,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而人也可以通過天梯往來於天地之間。
在《尚書.呂刑》、《國語.楚語下》及《山海經》都有相同的記載。當時蚩尤帶領眾神和山精水怪與黃帝作對,天下大亂,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間強者凌弱,眾者暴寡,酷刑氾濫,殺戮不止。後來,黃帝戰勝蚩尤,便命令繼承者顓頊對天地間的秩序進行一次大整頓。
於是黃帝命「重(黃帝的孫子)」兩手托天,奮力上舉;令「黎(另一位孫子)」兩手按地,盡力往下壓。於是,天地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通道都被隔斷。
「絕地天通」本意就是斷絕地與天之間的通道。在此之後,從此天地各得其所,人神兩界無法相通,至到今天……
由西方的《聖經》與東方的古籍,都有遠古時期天地相通、神人共處的記載,難道只是巧合?或者,這就是遠古的事實?
如果東西方古典的記載是真實的,符籙做為遠古溝通神人兩界的文字, 就自然合理了。
.
符籙是陰陽兩界溝通文書
符咒界人士通常認為符咒起源於黃帝,在《龍魚河圖》中有說:「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以制伏蚩尤……夢西王母遣人之符授之……有玄龜銜符從水中出,置之壇中,蓋自是始傳符籙。」可見這是符籙真正的起源。但也表示,符籙是上天「下授」給黃帝的。
《周禮》書中也說:「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就是用「祝」來溝通天地間,就是後來的「祝由科」,也是古代與靈界溝通的內涵和儀式。可見在太古時代,能溝通天地神鬼是一件極普通的事,後因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無法和上天溝通,但仍然有少數仍會溝通的人,這些人自然就掌握了知識權力,於是理所當然成為統治者。
我們在現今少數民族中,仍可看到巫師具有無上的權力,應該就是如此。
商朝君王盤庚就是一位大巫師,他掌握了所有國家大典的祭祀活動,自然而然就成為統治者。
事實上,中國早期的符籙形式極為接近太古幽界字,沒有漢字的形象。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符籙是經累代傳下,變成文字化,和早期的符式並不相同。也由此證明了符籙是從遠古時代就一直流傳下來的,後漢時代的張道陵(張天師)做了集大成的工作,後人便誤以為張道陵是符咒始祖。
像道教代表著作之一《枹樸子》中就繪有許多早期的符式,型式很工整, 結構和太古幽界字類同。《抱撲子》也說這些符籙是太上老君所授,更可證明符籙是神鬼界的文字。如下圖左。
再看道教的「大洞司令玉符」和「大洞太一玉符」,也都是複雜線條, 並沒有漢字的結構。如下圖中。
這些符籙都沒有漢字字型,可見,原始符籙應該接近太古幽界字,後來因道士將符籙當作自己獨門秘訣,故意畫得複雜,以致越變越奇。如下圖右。
到底有沒有靈界?
由前述的研究,就可以知道符籙是遠古人神溝通之用。然而一般人還是會問:「如果符籙真是溝通陰陽兩界的符號,那麼就真的有靈界了嗎﹖」
現代科學理論無法說明靈界,科學儀器也測不出靈界存在的證據,所以不少人認為沒有靈界。
然而,近年宇宙新發現已經告訴我們宇宙時空有很多重,地球人生存的人界只不過是其中一重而已,我們是以「長寬高」三度空間加上時間構成我們的宇宙認知。而其他的時空也會以不同的長寬高和時間構成它們的宇宙認知,不同層次的宇宙時空各有各的波動頻率,它們是「各自存在,互不干擾」。
符籙既然是太古幽界字,所以透過畫符及唸咒的方法,是可以將訊息從人界傳送到其他界,簡言之,就是透過符籙及咒語,便可以調整時空頻率進行溝通。
然而,自行依照符籙書的符式樣,拿張黃紙照樣畫一畫,那是不會有效果的,因為,在畫符之前要有聚集天地能量的儀式,然後將天地能量收入自己體內,再透過毛筆將能量附著在符紙上,這樣才會有效果。
相信真正會畫符的修道人也認同這一點。而且有些修行人與練氣功的人, 都會有一些「轉換」腦波頻率而接觸到靈界的經驗,民間所說的「煞到」,也就是被它種能量頻率干擾到的結果,被煞到的人會莫名的身體不舒服,甚至生病,去給西醫透過儀器檢查卻沒有任何疾病,但透過廟宇住持等有溝通能力的人「收驚」後,身體不適就好了,此種例子比比皆是,無法否認,也無法用科學說明。
近年來,前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也出版《靈界的科學》等書,已經告訴大家,不容否認確實有這個靈界的存在。
如果真要想個名詞來稱呼,不妨將我們這個人界稱為「實境」,將靈界稱為「虛境」,也可以視為太極圖的一黑一白兩個空間。科學界也早就說過整個宇宙有「正宇宙」與「反宇宙」的存在。這樣不是很清楚了嗎?
誰能說實境與虛境不能互通?或許符籙就是改變兩境頻率的工具。近年已發展出VR「虛擬實境」,未來是否也會發展出RV「實擬虛境」?這就值得大家進一步思考了。
如果未來科技進步到「虛擬實境」與「實擬虛境」可以任意轉換,那麼溝通靈界不就是易如反掌了嗎?
查詢「符籙」的詞條,通常都會寫「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符籙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可見道教符籙具有在人界施法而後影響陰界的作用,明白指出符籙就是有溝通與連接兩界的功能,因此,太古字就是幽界字就不用懷疑了。
我對「宇宙」兩字的太古字型特別有感覺,曾經仔細觀察也用心臨摹, 感到有一股連接的力量,在心中油然升起敬畏,不禁雙手合十,閉上眼睛,眼眶發熱,淚水湧出。
.
摘文整理自《多重宇宙靈界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