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能保護認知功能和神經突觸可塑性,預防大腦老化和失智!

根據統計,台灣失智人口約31萬,2050年可能增至80萬人,每100位台灣人會有近4位失智者;在所有失智類型中,一般以阿茲海默症的比例最高,這種疾病會造成嚴重的記憶力喪失、認知功能受損、無法進行日常生活的活動。
 
通常來說,真正確診為阿茲海默症,是在解剖的時候,因為這時才看得到這種疾病的主要特徵──神經纖維中出現斑塊與纏結。有研究指出,半數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病人,得到的其實是可治療的失智症,病因可能是脫水、處方藥物中毒、腦部對食物或化學物質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慢性營養不良,但《鎂的奇蹟》作者卡洛琳•狄恩則表示,最好能優先考量「鎂缺乏症」。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考慮到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例如化學物質和有毒金屬,尤其是汞和鋁。
 
肯德基大學的化學系主任波伊德‧海利證明了,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的斑塊與纏結和汞中毒的情形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填補牙齒的合金中可能會釋出汞,接受流感疫苗注射也會接觸到汞,或是經常吃受到汞汙染的魚,這些汞就會進入腦部,但當體內有足夠的鎂,身體就會排出這些重金屬。
 
我們可能因為使用鋁鍋、鋁罐、含鋁的制酸劑及制汗劑、鋁箔等而接觸到鋁,但這些損傷是複合性的,因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受損最嚴重的海馬迴裡,含鎂量相當低。其他科學家也有同樣的發現,在研究神經系統疾病高發生率地區的土壤時,他們發現土壤裡含鋁量偏高,且鎂和鈣的含量都偏低,而疾病受害者的神經元裡也有高鋁和低鎂的現象。
 
狄恩博士指出,鎂能防止鈣與其他重金屬在腦細胞中產生異常的沉澱,避免腦內神經發炎。甚至是早在出現發炎情形之前,鎂就已經發揮功能,守住細胞的離子通道,不讓重金屬進入細胞了……總體來說,大量且足夠的鎂能保護腦細胞不受鋁、鈹、鎘、鉛、汞和鎳的損害。換句話說,其他金屬在進入大腦時會與鎂相互競爭,此時如果大腦中的鎂偏低,重金屬便會更容易趁隙而入。

鎂能保護認知功能和突觸可塑性,不只能加強學習及記憶的能力、防腦部老化,動物實驗更指出在治療阿茲海默症上具有正面效果。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或失智,除了透過飲食和補充劑來避免缺鎂,我們應於生活中避免使用成分含鋁製品、含汞製品、阿斯巴甜和味精(這二種都是神經興奮毒素),並透過適當運動和桑拿來溫和排毒。
 
更多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鎂的補充細節、飲食建議、生活建議,以及其他保健品建議,詳見《鎂的奇蹟》。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