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拜好兄弟供品易壞,真的只是因為天氣太熱嗎?

常有民眾會分享,覺得普渡過的食物少一味、啤酒也比較沒氣,甚至容易變質、腐壞,還說拜神的就沒有那麼嚴重。雖然也有人認為,普渡時會把食物擺在外邊或桌面上曝曬幾個鐘頭,應該是陽光或高溫惹的禍,必須還好兄弟清白,但是,就神鬼、信仰的觀點來看,可能又是什麼原因呢?

中元普渡後,很多人應該都有相同的經驗──拜拜過的食物,味道不見了。不管是餅乾、飲料、水果,特別是雞、鴨、豬、魚一類的牲禮,很容易發臭、腐壞。罐裝咖啡才開瓶,味道就發酸了;剛拿下供桌的鴨子一切開,肉質黏呼呼的,像放了很久一樣,根本不能吃。

那麼,為什麼帶去廟裡拜神的牲禮供品,味道卻不會變質?很多人都聽過,七月半普渡時好兄弟會爭相搶食,卻少有人聽過到廟宇的神明會一窩蜂跳下神桌搶供品,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鬼要生存在世間,仰賴的能量除了香、熱(金紙所燒出的火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食物本身的氣,最能提供氣的食物就是水果、蔬菜、牲禮。此類天然、不經加工處理的食物,對鬼而言都具有強烈的氣,足以提供生存的能量。

這點和人十分類似,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是人體「後天氣」最好的來源,而我們認知中的速食(罐頭、醃製品等)則無法給予鬼太多的生存能量。此外,食物烹煮後就不會再生成氣,因此供品的氣被好兄弟吸去後,就會開始腐敗。

神與鬼層級則不同,在廟宇、宮壇內被人膜拜的神祇,大都是待修練的靈,雖不能歸納為仙佛,但靈格上還是高於陰鬼,不必從人們供奉的食物吸取生存所需之氣。祂們此時的層次,傾向借助人們虔誠的信仰及香火,讓自己得以持續修練,續存人間。

至於三界之外無極界的仙佛菩薩,如阿彌陀佛、無極老母、無極天父等,則無需人們的香火膜拜,依靠自身修行所產生的能量就能不斷精進,持續無數光陰。

雖說仙佛菩薩不依賴人間祭祀,但我們拜拜也不會就放張空桌子。九天母娘說:「人畢竟著重外相,祭祀儀式中如無有形物品,人心就會對神明產生動搖及不確定感。」

其實,供品就是人們向仙佛、祖先呈上的一份敬意,祂(它)們對內容與份量並不是那麼在意。至於拜拜時用的壽金、法船、金元寶等因應不同用途的物品,絕對沒有準備多少才能夠獲得神明青睞的道理,這些都是後人想像出來幫助我們「進入狀況」的儀式罷了。九天母娘說:「供品的慎重幫助人們快速進入『儀式』,令人們起肅敬心。」準備多少、拜何種食物,都是對仙佛菩薩或祖先的心意,只要能帶著尊敬的心看待與準備,不過度鋪張、浪費,隨喜即可--拜拜多年,至今我還不曾遇過神明開口表示想吃什麼、想喝什麼呢!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