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靈性的專注,也就是──專注追求靈性的知識與生命,一心一意的想要認識真理。所以可以說,專注,可以說是進行冥想的基礎能力。
專注,就是讓心思持續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它就像機械裡的蒸汽,是心靈中的一股推力,幫助我們履行生命中的各種職責。
許多宣稱能教人專注的書籍,都錯把「專注」本身當成目標,他們說:如果想學會專注,就目不轉睛的看著鼻尖、門把、一幅畫、一個神祕的符號、一幅聖人的肖像,或者把心思放在肚臍(丹田)、松果體(大腦內的內分泌腺體,人稱智慧的「第三隻眼」)、想像中的某一個點。
這些方法就像是只靠動動嘴巴做出吃飯的動作,沒有真正吃到東西就想讓身體獲得營養一般,並無法真的使人專注。事實上,我遇過有些人在採用這類方法之後,反而耗損了原先擁有的專注力,變得軟弱且容易分心。
培養專注力並沒有什麼特殊祕訣,就像培養其他各種能力一樣,其基本原則便是「實行」。不只是去做,還要積極的做,並且做得得法。
要培養專注力,第一步就是把心思放在日常工作上,將所有精力和腦力都集中在必須做的事情上。一旦發現自己的心思開始飄移,就要立刻將它帶回來。
注意力的焦點不應該是松果體或一幅畫,而是你每天所做的事情。當你能夠做到這一點,才算是擁有駕馭自己心靈的能力,也才算是具備了專注力。
剛開始時,要將雜亂的心思、精力與意志力完全放在手邊的事情上,必定會覺得很困難。然而,只要每天努力並持之以恆,很快就能夠自我克制,在做事時得以將心思敏銳集中,迅速掌握工作細節,並準確而俐落的一一解決。
一個具有高度專注力的人,無論任何時刻都能把心思集中於所要做的事情上,並了解當中的究竟。所以,他能夠從容的開始一件事,也能夠從容的將它結束。
培養專注力的過程中,其所經歷的心智鍛鍊會有助於從事世俗工作時效益愈來愈高,也愈來愈成功,並且最終能獲得一種更高形式的專注力,那便是──「冥想」;當人處於冥想的狀態時,心靈會受到啟發,並獲得有關靈性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