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需要花點時間冥想,這是因為人類是有思想的存有

冥想是靈性的專注,也就是──專注追求靈性的知識與生命,一心一意的想要認識真理。

一個人若進行冥想,一般會涵蓋四個階段:

*注意
*思索
*出神
*靜中有動

當一個人熱切的想要認識並實踐真理,勝於追求世上的一切時,會開始「注意」品格、生命與自我淨化等方面之事。

當他注意到這方面的事情時,便會開始認真的「思索」生命中的各種現象、問題與奧祕。當人持續思索著這類生命問題時,就會極度渴望真理,並且一心一意的想認識真理,以致忘卻了自己的諸多慾望。

一旦解決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時,他會深深地和真理合而為一,這時便達到「出神」的狀態。

當人如此這般地一心以真理為念時,性情會變得穩定且平衡,這便是「靜中有動」的狀態,也是一個人的心靈得到解放並且悟到真理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平靜安詳的狀態。

冥想的法則

冥想的法則有二,分別是:

1反覆想著純淨的事物,藉此淨化自己的心靈。
2在實際生活中體現這種純潔的狀態,以獲取靈性方面的知識。

人是有思想的「存有」(being)。

人的生活和品格取決於其慣有的想法;當人受到自己的行為、交友和習慣的影響時,會愈來愈容易產生某些想法,而這類想法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於是便形成某種無意識的行為,亦即「習性」,因而養成了某種特定的品格。

當冥想者透過冥想,每天都懷著純潔的意念,久而久之,所思所想皆是純淨、光明的事物,於是,行為也會逐漸變得純潔而光明,並且能夠善盡自己的職責。

當人始終懷著純潔的正念,最終便會和這些意念合而為一,成為一個純潔的「存有」,並將這些想法體現在行動與生活中。

至此,其所作所為莫不純潔無暇,生活亦過得平靜且有智慧。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