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糖尿病,大概都拿過一些印著紅燈食物及綠燈食物的飲食指南。為了降低血糖,多數醫學專家會開立一份飲食處方,要你限制澱粉類食品,而且糖尿病飲食也會大量減少卡路里來幫助你減重,並限制某些油脂以降低心臟病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簡而言之,這些就是典型的「傳統」糖尿病飲食內容。
「傳統」糖尿病飲食法成效平平
這些作法都符合邏輯,對某些人來說幫助也很大。問題在於,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飲食改變僅有很少的效果,大部分的人體重只有輕微下降,而且若單靠執行飲食改變,一般來說並不能控制住血糖。
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早就感嘆這份計畫成效不彰。1993年,《美國飲食協會期刊》中就出現這樣一篇文章,它回顧探討之前所有的研究結果,最後結論為:由於糖尿病飲食法不容易執行,因此大部分的人並未確實遵守其規定。即便是針對最新美國飲食協會指南所做的研究,也發現它在控制疾病方面的成效表現平平。
於是,你的醫生可能認為糖尿病飲食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決定開給你各式各樣的藥劑,而你或許需要一種、兩種,甚至三種口服藥劑,最終你的醫生可能還會考慮加入胰島素注射,此外,由於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和高膽固醇,因此醫生也會加藥來處理這些問題……
碳水化合物並不會導致糖尿病!
我們仔細觀察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分布狀況後,發現了治療糖尿病的第一線曙光。大型的人口研究顯示,糖尿病在日本、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是很少見的疾病,就連在非洲的一些地區也是同樣稀少。
這些研究也顯示了另一項事實:在這些糖尿病少見的國家裡,人們並未遵循所謂的糖尿病飲食法,他們並未避開碳水化合物,而且每天都吃澱粉類食物。在亞洲和非洲,稻米、其他穀類及根莖類蔬菜甚至是每日的主食。
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成人過度肥胖者占了總人口30%,而採取傳統日式飲食的日本人當中,過度肥胖者卻不到1%,不僅心臟病和各種癌症很少見,他們也比北美或歐洲人民長壽。
事實上,許多日本人身上都有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基因,只要他們謹遵以米飯為主的傳統飲食,這個疾病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會發生。然而,一旦米飯不再流行、西方飲食開始進駐之後,這些基因特徵便會逐漸顯露——糖尿病患者也跟著暴增。
一項針對40歲以上日本成年男性的研究顯示:1980年代以前,糖尿病發病率為1至5%,但到了1990年代,糖尿病發病率卻上升到11至12%,而且統計趨勢顯示這個數據還會再升高。根據這個現象,研究人員只能做出以下結論: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並不會導致這個疾病。
從諸多研究證據來看,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驚人的事實:糖尿病的問題其實不是出在碳水化合物上,「而是身體如何處理這些碳水化合物」。如果可以成功修護身體吸收和使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我們不但能放心享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且糖尿病情應該會減輕,甚至不藥而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