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想像一個場景:
有一天清晨,你起了個大早,感覺自己朝氣蓬勃,心情愉悅,能量滿滿,準備在這嶄新的一天有一番作為。但吃早餐時,卻和另一半大吵了一架。
這場爭吵激起了你的情緒,你很生氣,而怒火讓你消耗了許多能量。吵完架後,你感覺自己精疲力盡,只想找個地方大哭一場;於是,就回到自己的房間,癱在床上,努力讓心情平復。結果那整一天,你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沒有能量繼續前進,無論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每天早上醒來時,無論在心靈、情緒和身體方面都有一定的能量可供我們一天之用,但它的程度有限,如果我們任由這些能量被情緒耗盡,就沒有力氣可以用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或為他人服務。
人的心靈就像皮膚一樣。健康的肌膚被觸摸的時候,感覺會很舒服,因為皮膚的功能就是感知外在的事物,而被撫摸是很美好的一種感受。但如果皮膚上有了傷口而且已經受到感染時,如果去碰它,一定會感到疼痛,於是你就會把傷口包紮起來,以保護傷處的肌膚。在這種情況下,一定不會享受被撫摸的感覺,因為你的皮膚會感到疼痛。
現在,請你想像如果所有人的皮膚上都有傷口,那將會是怎樣的一幅景象。由於傷口會疼,所以人們都無法彼此觸摸。同時,由於人人的皮膚上都有傷口,因此疼痛和感染被視為一種正常的現象,大家也都會相信,人原本就是這個模樣。
你可以想像如果世上所有人的皮膚上都像是如此,將會如何對待彼此?可想而知,我們一定不會擁抱彼此,因為那會讓人太過疼痛,於是我們就必須和別人保持很長的一段距離。
人心正像是受到感染的肌膚。每個人的情緒體上都佈滿創傷,而且每一道創傷都受到了情緒毒素(由仇恨、憤怒、嫉妒和憂傷等情緒所分泌出來的毒素)的感染。由於我們對何謂「公平」、何謂「不公平」有既定的觀念和想法,因此如果有人做出了一件不公不義的事,我們心中的那個創傷就會被劃開,釋放出情緒毒素。
同時,由於每個人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都受到了創傷,使我們的心靈充滿了毒素,因此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我可以告訴你:這並不正常。
地球的夢境已經失衡,而且人類的心靈都罹患了一種名叫「恐懼」的病。這種病的症狀就是憤怒、仇恨、悲傷、嫉妒和背叛等種種讓人痛苦的情緒。當恐懼感過於強烈時,人們的理智就會斷線,這時我們就會說他們得了所謂的「精神疾病」。在心智異常驚恐,疼痛難當的情況下,人們會選擇切斷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連結。這時我們便會說他們出現了精神錯亂的現象。
如果我們能將人類的心智狀態視為一種疾病,就會發現這種疾病其實是可以治療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繼續受苦。
不過,如果想要治療這種疾病,就必須先找到方法,讓我們能夠打開傷口,將毒素取出,讓傷口得以完全癒合。該怎麼做呢?必須原諒那些錯待我們的人,但之所以要原諒他們,不是因為他們值得原諒,而是因為我們珍愛自己,不想讓自己繼續為別人不公不義的行為付出代價。
如果想得到療癒,就必須寬恕別人。之所以要選擇寬恕他人,是因為我們憐憫自己。
我們要放下心中的怨氣,並大聲宣告:「夠了!我不要再當那個和自己過不去的『法官』,也不要再鞭笞自己、虐待自己,讓自己成為『受害者』了。」
一旦你寬恕了別人,必然能夠寬恕自己,一旦寬恕了自己,就不會再討厭自己,會開始接受自己,也會愈來愈珍愛自己,到最後必然能夠接納自己的本來面貌。這時,你就慢慢自由了,寬恕是療癒的關鍵。
當我們的傷口癒合,也不再有任何情緒毒素時,我們就不需要再自欺欺人了。這是因為一個健康的心靈就像健康的肌膚一樣,在被觸摸時並不會感到疼痛。
事實上, 當我們的心靈完好無損的時候,被觸摸的感覺會是很愉悅的。
摘文整理 / 打破人生幻鏡的四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