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儒吉與達賴喇嘛都強調內心平靜的重要,人智學大師史代納告訴你讓內心平靜的方法!

內在的平靜是世界和平的關鍵。—古儒吉大師

在最赤裸的內在找到初心、釋放自己,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尋求快樂也避免傷害。—達賴喇嘛

60秒聽世界-文章讀給你聽

每個人進行靈修的目的各不相同,但無論動機為何,在修練的初期懷抱崇敬感恩的心是必須的。唯有如此,才能不偏離修行軌道,真正發展出內在生命力量。

在《秘修學徒的高等靈性修練法門》一書中,人智學大師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特別提出,初階靈修學徒的首要法則是:為自己創造內在平靜的時刻。

他提供了讓內心平靜的三個方法。

每日的自我抽離時間

每日空出一小段時間,專注於與日常生活不同層面的事物上。

在這段時間中,將心力從每天汲汲營營的一切裡抽離出來,但這並不表示在此期間所做的事,會與日常工作完全無關。相反的,只要方向正確,這段時刻會賦予我們完成每日職責所需要的充沛能量。

我們不需害怕實踐這項法則時,會剝奪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時間。假如真的無法再擠出更多時間,每天也只要五分鐘就已足夠,而如何運用這五分鐘才是關鍵所在。

我們在這段時間內,應該將自我與日常生活全然切割,使思維及感受充滿與往常截然不同的色彩,讓喜悅、悲傷、擔憂、經驗與行為走在靈魂的腳步之前。但我們對此等感受的心態,必須從更高等的觀點來放眼全局。

在自我抽離的時間中,我們必須盡可能以他人的角度,來審視與評斷自身的經驗及作為,讓自己找到蘊含於批判的內在平靜,假如辦得到,我們的自身經驗就會展現出新的面貌。

喚醒內在的高等人類

對所有人類而言,我們除了所稱為平凡、日常的自己以外,還蘊含著更高等的自我,或可稱為高等人類,這位高等人類一直處於沉睡之中,直到被喚醒的一天到來。而我們只能靠自己喚醒體內的另一個自我,在此之前,潛藏在每個人體內足以帶來超感官知識的高等能力,則是一直被塵封著。

我們必須持續嚴謹並誠心觀察這項法則,直至感受到內在平靜與祥和的成果。

我們不需要因為遵循此道而改變原本的外在人生,只需一如往常地克盡生活職責。在修道初期,我們跟往常一樣承受著苦難,也同樣享受著樂事,不會與「生活」脫節。

隨著「高等人生」發揮效果,並且在以往平凡生活中所帶來的感受越強,沉思所帶來的平靜也將開始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內心愈加平靜,對任何事物的一舉一動也將更有自信、益發堅定,面對各種狀況都能沉著以待。

隨著持續精進的腳步,我們將逐漸能夠自我引導,不再受到環境與外在的影響所左右。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體會到每天的留白時刻,正是偉大的力量泉源。

至此階段,我們以前必須好生躊躇,可能讓我們在心裡喃喃自語著「雖然我想,但我無能為力」的事物,如今可能轉變成:「我應該用盡全力,盡可能達成任務。」

因此,在我們對生命的詮釋中,充滿了能對人生中一切事物帶來豐碩成果的想法。這種內在的平靜與堅定影響了我們的本質,使我們的內在人格成長茁壯,並孕育出讓我們觸及高等知識的內在能力。

並且明白,外在力量無法鑿出內在成長所需的空間,只能訴諸靈魂所創造的內在平靜。身為靈修學徒, 我們必須靠自己催生出內在嶄新的高等自我。

通往超感官知識的道路

高等自我的誕生,只代表著內在活動的其中一個層面,還需要其他層面加以補足。當我們以陌生人的角度看待自我時,焦點只會著重在自己身上,而透過成長時所經歷的特定進程,便能進一步檢視與我們有所連結的經驗與行為。但我們還必須更進一步,提升視野並放眼全人類,而不再僅止於自身的特定處境。我們必須達到這等境界, 以無關於自身生活環境與條件的角度,來省思我們身為人類所切身相關的一切事物。

藉此,我們的生命體驗將得以超脫於個人或個體之上,觀點也會開始投向日常生活以上的高等境界,感受與體驗到透過感官與日常生活都無從觸及的高等境界。

我們生命的中心也將轉移到靈魂深處,能傾聽在沉靜時刻發自內在的聲音,並從靈性上與靈魂世界建立聯繫。

一旦有此體驗時,將會感受到至高無上的恩典,我們的外在世界也將充滿內在光芒,並就此展開新生,有如神聖又喜樂的世界灌流全身。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