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小禎1年瘦40kg,她分享:管理體脂要適量吃油!讓你胖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其實是……

  管理體脂超有成效的藝人小禎,曾跟網友分享飲食3大重要關鍵:(1)不能只靠意志力!意志力消退後對美食需求的反撲更可怕!(2)選「對」的食物,例如選擇原型食物,營養更完整!(3)油脂是人體必需,管理體脂也一定要適量吃油!而且不用油的料理怎麼會好吃!
  其中特別重要的觀念就是:「管理體脂也一定要適量吃油!」很多人「不吃油」或「害怕吃油」,但不吃油對健康其實並不好!

文/《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

  食用足夠的脂肪對維持生命非常必要。你細胞中所有細胞的細胞膜都是由脂肪分子所構成。許多激素是由脂肪構成,更明確的說,是由膽固醇構成;神經傳導物質要能正常發揮功能需要膽固醇,你的大腦組成有60%是脂肪,你吸收脂溶性維生素也需要脂肪。如果你攝取的脂肪──包括膽固醇,有所不足,你體內所有系統都會受到損害。

  那麼,是什麼因素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呢?答案是:(1)過重,以及(2)富含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飲食。

優質脂肪反而助瘦身

  飲食中富含脂肪──尤其是優質動物脂肪、魚油,以及椰子、酪梨和橄欖中的油脂──不只不會讓你發胖,還能幫助你達到更健康的體重──部分原因是因為胰島素的釋放會促進能量的儲存。

  造成肥胖症發生的確切飲食因子仍然是熱門研究主題,不過大量攝取含糖飲料是最為一致的關聯性。最近的研究已經將此一關聯性擴大到所有的糖,不過僅限於高熱量飲食(指攝取的熱量超過一日所需),這代表飲食中過多的糖和過剩的熱量是肥胖症發生的重要促進因素。

  當飲食中的糖被優質脂肪取代時,人們會有體重減輕的傾向,同時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減低──可能是因為血糖的穩定、對調控飢餓和代謝之激素的影響、營養狀態的改善,以及身體生成維生素D之能力的提升。

膽固醇的迷思

  膽固醇之正常、健康的合成需要飲食中的脂肪(還有一些重要的微量營養素)。膽固醇是所有類固醇激素的建構基石,類固醇激素包括皮質醇、雌激素以及睪固酮。身體甚至會在受到陽光刺激時,將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缺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聯。難怪在飽和脂肪被誹謗為心血管疾病根源後,這些疾病竟然不減反增。

  所以這是不是表示歸根結底來說,高血脂對你沒有危害?

  很不幸的,並不是。

  膽固醇的重要性並不代表當它們在體內累積過多時你不需要擔心,不過在細胞內的膽固醇和在血流中的膽固醇代表的意義差異非常大,雖然血液中的高含量膽固醇並不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原因,但這個因素一旦與血液中的高三酸甘油酯和高濃度發炎反應指示物(例如C-反應蛋白)聯合在一起,就象徵了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子。
  
  儘管如此,要加以強調的是,雖然減低這些風險因子十分重要,但避免飲食中的脂肪並不是一個好方法──你需要食用脂肪以保持健康

加入好友

書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