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秘修學徒的高等靈性修練法門
那些宣稱對生命奧秘有所見解的人,到底是從何處獲取知識的?
靈性科學對於這類奧秘當然有一番說法,但假如我們希望親身體驗靈性科學的立論基礎,就必須使自己獲得超感官的認知。換言之,我們必須依循《秘修學徒的高等靈性修練法門》所闡述的求知路線前進。
但如果認為靈性科學的傳達,對那些沒興趣或苦無機會尋求此道之人毫無價值可言,那可就錯了!想研究這類真相的人,自然必須掌握足以踏入超感官世界的能力。不過,一旦有人摸索過這個境界,並且將自身的體認廣為流傳,即便是未能親身理解真相之人,也能據以對此產出相當程度的評斷。
事實上,在不抱持偏頗心態的前提下,只要透過客觀判斷,就能驗證靈性科學所呈現的許多知識。
唯一的重點在於,我們不能讓自身的中立觀點,受到現代人生活中普遍又數不勝數的偏見所影響。舉例來說,我們很可能容易產生異議,認為靈性科學的觀察違背了某些現代科學發現。但事實上,科學發現並未與靈性研究背道而馳。我們或許很常「感覺」科學證據的某些部分與靈性科學所表現出來的高等境界相互矛盾,但這是因為我們並未抱持中立態度,並且是從不同觀點來檢視科學發現。
其實我們應該發現,當我們以越開放的心態,來比對靈性科學與科學研究的正面成果,就越能體會兩者之間的諧和同調是多麼美妙。
不可否認,靈性科學有某些面向或多或少跳脫了純粹的理智判斷。但即便如此,只要我們理解,判斷真相的要件不只有理性,也包含了健全的感受,那我們還是可以在不同面向之間建立起正確的關連。如果不讓同情心或厭惡感誘使我們偏向特定的成見,而是讓邁入超感官世界的靈性科學見解,透過不帶偏見的態度來指引我們,就能尋得對於事實的真切感受與評斷。
除了這種健全感受外,那些無法或不願涉獵超感官知識的人,仍然能以其他的方式驗證靈性科學見解。即便只是透過靈性研究者所傳達的體驗,他們也能感受這番見解對於生命的價值。
雖然我們無法在轉眼間成為「先知」,但一個人如果能有這番視野,他的認知洞見仍然是滋養眾人的食糧。每個人都能將這等見解應用於人生之中,屆時,我們很快就能了解生命中所有面向的可能性,也能體會無視此等灼見的人生,是多麼的匱乏。
的確,只要能將此感知正確地應用在生命之中,對於超感官世界的認識絕非不切實際,反而是再切合實際不過。
—魯道夫.史代納,1909年筆於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