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一杯咖啡誕生的傳說是這樣的:
據說是一個僧侶看到一群羊放飛自我地用趾尖旋轉,連牧羊的少年也跳著古怪的舞蹈,他詢問過後才得知是因為咖啡果實的關係。
由於僧侶晚上在祈禱時總是會打瞌睡,於是他把牧羊人所說的果實烘乾、煮沸,再取其汁液,而這種飲料解決了他祈禱打瞌睡的困擾,由於他的發現,沒多久,很多僧侶們便流行起喝起咖啡,幫助他們打起精神虔誠祈禱──
咖啡的流行起初是和宗教(伊斯蘭教)有密切關係的。
雖然咖啡剛開始是因為宗教性的關係被人所接受,但後來當咖啡在波斯漸漸地與宗教分離之後,人民對咖啡的愛有增無減,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在大馬士革,一間咖啡館會定期雇用一名演說家,在固定時段講述他的故事;有些咖啡館和從前一樣,有歌手和舞者在其中表演,許多人來到咖啡館聆聽令人驚嘆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此外,東方國度曾有給那些官員或被證明對當權者有妨礙之人提供「壞咖啡」的習俗,所謂的壞咖啡,就是加了毒藥的咖啡。
雖然一開始,飲用咖啡是為了個人的宗教性作用,不過在經由咖啡館的介紹傳播後沒多久,咖啡就變得與宗教分離,不過,咖啡仍然保有特定宗教意義長達數個世紀。
法籍東方學家加蘭德說,在他訪問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期間,無論貧富、土耳其人或猶太人、希臘人或亞美尼亞人,每家每戶1天至少要喝2次咖啡,許多人甚至喝得更多,這是因為提供咖啡給訪客飲用已經是每戶人家的慣例;而且拒絕被認為是很無禮的。
這導致每個人每天20杯咖啡是很常見的平均數字。加蘭德的觀察顯示:「君士坦丁堡普通家庭為咖啡花費的金錢,和巴黎家庭為酒花費的一樣多。」此外,當地的乞丐向人索討金錢的藉口,經常是要「買咖啡」。
此外,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到咖啡對當時人民生活的影響:
十六世紀君士坦丁堡,所有重要人士的家裡都有專門負責咖啡、不需要做其他事情的僕役;他們當中領頭的那一位,也就是檢查其餘所有人工作的主管,會在被預定用來接待訪客的廳堂附近擁有一個房間。土耳其人稱這位主管為Kavveghi,意即咖啡監督者或咖啡管事。
土耳其後宮的閨房,也就是女眷們居住的房間,也有很多這樣的管事服務其中,每位管事手下還帶領40到50位手下……。